中国香港
活现「创客」文化 衝击本地青年艺术 K11 Art Foundation 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携手呈献 第二届「CAFAM 未来展」:创客创客

(香港,2015 年 5 月 22 日) — 「CAFAM 未来展」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及 K11 Art Foundation 合办, 於 2015 年 5 月 23 日至 2015 年 7 月 5 日期间,在香港 K11 购物艺术馆的广场、地下中庭、chi K11 art space 呈献第二届「CAFAM 未来展」:创客创客 - 移动/驿动: 从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徵到香港相遇後的改变。 「CAFAM 未来展」的意义在於以富有未来性的眼光和方式,发现并扶持富有天赋和潜质的青年艺术人才。作 为一个由中国最高艺术学府打造的青年艺术项目,首届 CAFAM 未来展於 2012 年举办後已经赢得了学界与社 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是次巡展将首次移施到香港,并於香港K11购物艺术馆进行展览。「CAFAM未来展」 针 对全国各地艺术文化进行调查,并以香港、臺湾等地的调查结果策划是次展览。从策展过程至展览现场,从构 思展览主题到阐述创客文化,展览见證了当代中国新兴艺术,讨论创客文化对青年艺术家的影响。

「CAFAM 未来展」於 2015 年 1 月在北京开幕,并展出了 95 位艺术家的作品;是次香港巡展则将展出 33 位 新晋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叁分之一来自香港本地年轻艺术家,其作品媒介包括绘画、装置、录影、跨媒体等, 题目涵盖光、宗教和心理等跨学科之研究。这个展览的主体是新兴艺术和年轻人,继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及 798 艺术工厂,首次移施到香港,随後再於明年初巡迴至上海展出,将透过「创客」主题持续讨论,深入探 讨揭示该地区文化之深度,并构成展览巡迴之经纬。

与首届「未来展」不同是,本届是以相关艺术机构或艺术项目作为提名单位,这从一个侧面,考察了在当今艺 术生态中各种形式的艺术机构与个体创作者的互为关係,首届是以个人提名的方式,为策展团队提供了策展人、 馆长、艺评家等与艺术家圈子或群体关係与网络类型考察的依据。首届主题是对青年艺术生态作为「亚现象」 的考察,本届是以「创客」为主题的核心概念,它与「亚现象」这种青年生态现象之间不完全是一种平行的现 象关係,「创客」侧重的是对当代青年创作方式的表述。

第二届「CAFAM 未来展」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说:「我们一直认为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是最值 得做的事情,因为青年艺术生态是最敏感的一个地带,它可以反映这个时代最不确定的,也是最有生长力的那 一部份,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未来。」

K11 Art Foundation(KAF)创办人及荣誉主席郑志刚表示:「在鼓励青年新晋艺术家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一 切可能展现艺术天分的 K11 Art Foundation(KAF)眼中,所有的『创客』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 大师。在这样的希望之下,才有了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 KAF 联合主办的第二届『CAFAM 未来展』:创客 创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国内最高美术学院为依託,同样肩负著培养、挖掘、呵护中国青年艺术家成长的 使命。基於共同的愿景,KAF 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开为期叁年的战略合作计划,以第二届『CAFAM 未来 展』为双方合作拉开序幕。」

展览: 第二届「CAFAM 未来展」:创客创客

日期: 2015 年 5 月 23 日至 2015 年 7 月 5 日

时间: 上午 10 时至晚上 10 时

地点: K11 购物艺术馆广场、地下中庭、chi K11 art space (B207)

艺术总监: 徐冰、王璜生

策展人: 李振华、蔡萌、盛葳、王春辰

主办单位: K11 Art Foundation 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场地夥伴: K11 购物艺术馆

第二届「CAFAM 未来展」:创客创客作品预览:

Co-Intelligence 共智场

BI Rongrong

毕蓉蓉 ‧ 浙江宁波

7:3 Colors

透明彩色有机玻璃、不銹钢支架、LED 灯 尺寸不一

2013

《7:3 Colors》是两年前为一个环球金融中心的一个活动订製 的,在未来展展出的是它的一个局部。这件作品是我对光、色、 影以及形状这些概念的一个表现。为了在现场能够更多地介入到 这个环境当中,我将它延伸到了背後的公共壁画当中——它的 题目是《光》,它的方向在移动,所以我邀请观众们拿起画笔, 在这件壁画上画出你们心目当中的光的方向,希望由大家共同来 完成。我很期待它的变化能够为我作品带来更丰富的东西,能够 让我从你们的心中学到艺术,我相信所有人都是应该介入到艺术 当中的。

HE Xianyu

何翔宇 ‧ 辽宁丹东 智慧塔

牙齿、99.9% 纯金、铜、竹籤 1.9 × 1.9 × 9 厘米

2013

根据中国传统建築「塔」来选择、製作 20 馀件木雕并翻製成铜 件,之後再以每颗智慧齿的不同形态来製作完成这件作品,作品 中使用的牙齿为真人的智慧齿。

Lee Kaichung

李继忠 ‧ 香港 暴动历史(桌子)

雕塑、摄影
14 × 18.5 × 4 厘米 (照片)

76 × 150 × 75 厘米(桌子) 2013

照片出自 1967 年明报。1967 年 10 月左派暴动期间,数以千计 的土製炸弹被放置於公共场所和街道,当中只有一小部份含真正 炸药。每天,报张头条充斥着炸弹发现的报道,市民生活在惶恐 中。有见及此,港英政府利用此机会,每发现可疑爆炸品,警察 都大张旗鼓,出动拆弹专家,把爆炸品移到大街中心一张桌子 上,并取出炸弹引信。但事实上,将可疑爆炸品移到接近群众的 地方是有违拆弹守则;因此,整个行动其实是被港府用作对抗当 时的本土左派,而那张桌子就是「表演」的舞台。

Dong.Daiwei

董大为 ‧ 辽宁大连 尘归尘之远山近山 2

木板上色粉笔
240 × 500 × 150 厘米

2012

通常人们会嫌弃粉笔在使用中产生多馀的粉末,因为它们会落在 地上或飘到衣服上,但是这些多馀的粉末是不可避免的「副产 品」;毕竟粉笔本来就是由粉末製成的。我试图去承认粉笔的这 一特性,不把伴生的副产品看作是多馀的和讨人厌的,而把它看 成作品的一部分。这样,粉末也给了我一些意像不到的回馈:

  1. 粉末提醒我们粉笔的由来,启示在绘画的过程中物质形 态的转化
  2. 粉末提示绘画的过程,绘画不仅仅呈现为瞬间的结果
  3. 粉末与画面形成对话,作品成为独立的自解释系统
  4. 粉末由於重力落在地上,由於气流分散在空间当中,二维的绘画自然的成为空间性的作品

Source Code 源代码

王欣 ‧ 湖北宜昌 在此我们创造未来的演出者

互动装置 尺寸不一

2014

《在此我们创造未来的艺术家》是我关於艺术生态系统的「粉丝 系」作品之一。几个霓虹灯字——「在此我们创造未来的艺术 家」竖立在一个装饰著粉色发光灯泡与灯带的小房子里。小房子 内放置著一个吊椅,正对著显示器。在意识层面看起来,显示器 中播放的影像是一些结合文字的抽象动画,这段动画影像会以十 几微秒左右的时间闪过一些图片或文字的阈限下信息。这些阈限 下信息是关於激发成为未来的艺术家所需要的创造力的。与此同 时,这件作品在「CAFAM 未来展」语境下首次呈现时,又营造 了另外一个层面的意义。

Otto LI Tinlun

李天伦 ‧ 香港

发展中的音域

地图、声带、能达翩纸本

尺寸不一

2014

作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一些发展中或改变中的地方 记录环境声音,最後在地图上摺叠出立体的声音结构。作品一方 面保存这些环境中即将消失的声音,另一方面利用地图作为一个 比喻,透过声音去诉说如何去使用和分配土地资源。地图本身就 代表著一幅幅的土地,当它被摺叠成高高低低的声音结构去呈现 密集的社区环境时,同时亦反映这土地已被利用、被建设,土地 亦正被压缩、消耗。将地图的纸幅摺成高低起伏的声音形态,就 好像城市发展的过程。用纸幅摺成较高的声波,好比资源消耗更 快,相对发展情况不太长远;而较低的声波则耗费较少资源,表 示发展可更持续长远。一段段「声音景观」不单见證著一个个取 捨的过程,更是一个个有机演变的城市生命体。
HU Weiyi

胡为一 ‧ 上海 低级景观 No.1

影像装置 尺寸不一

2013

这件作品是我「低级景观」系列的第一版本,创作於 2013 年, 也是我本科的毕业作品。作品的概念是在一个旧的行李箱里面製 造一个电影的拍摄现场,里面有七个摄像头、七根轨道,还有很 多的拍摄场景。其中的物品来源於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我平时 生活当中收集来的,它们承载了我的一些记忆和我的一些生活。 摄像头不断地非常近距离地拍摄这些物品,再实时地把信号传给 身後的五个大屏幕,然後根据一段音乐这五个摄像头的信号会彼 此的切换构成了一个五屏的多屏影像。我作品的一个出发点就是 想表达物品本身的状态,製造一个关於物品的剧场。因为我觉得 物品跟人一样,它有时候也是有情感的、有记忆的。我製造了这 样一个现场,这样一个场景,也是想让物说出自己的故事。
WU Juehui

吴珏辉 ‧ 浙江杭州 离线眼球 (器官计划)

WiFi 摄像头、3D 打印结构、视频眼镜、电磁铁、平板电脑、 控制系统、穿戴系统

2014

假如人类眼球像计算机外设一样可以从身体上取下来,成为一个 与身体「无线」相连的外派器官,这会是一种什麽样的体验?它 会不会用自己捕捉到的影像去主宰整个身体的感知?人类对世界 和自身的认识会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离线眼球」是一个眼镜一样的视频装置,上面吸附著一个内置 摄像头的 3D 打印眼球。每隔 30 秒,眼球自动脱落,滚到不知 何处,但眼球的视觉并未消失,而是通过 WiFi 信号将「看」到 的画面传递给视觉装置的佩带者。假如眼球去哪身体就去哪,随 著眼球可能「被冲进抽水马桶、从高空坠下、被宠物叼走」,那 麽相应地佩带者就可能获得进入下水道、坠楼触地和其他不可预 知的体验。你甚至可以把眼球拿在手中转向自己,看看自己身处 世界当中的样子。

Cloud ProductionCasey TANG

唐子豪 ‧ 香港
极昼之眼
数码影像
08’ 00’’
2015
唐子豪尝试把生态,音乐及叙述行为等不同学说,交织在一起。 他将行为、经验、物体和装置,综合一起,并创造出一有限的地 域,包括:语境化、比较系统、信息领域、历史和範例。他最近 开始利用形式和敍事的抽象,作为一种製造分裂与合併非西方世 界观和文化生产的手段,例如禅宗中的认知敍述、幽默、矛盾, 来组织自我世界。
Peggy CHAN Puileng

陈佩玲 ‧ 香港

《蓝上彼丘》系列 - 路边草

阳光、时间、钟线、纸、纸盒、画布框

尺寸不一

2014

时间带著熟悉的远去,以时光烤出时代流转中,一片片蓝色的记 忆。本人自小居於澳门香港两地。两地生活气息虽有不同,但同 样经历著急速的转变,让人与城市产生混沌的张力,徘徊於今昔 中。透过蓝曬作品,从身边出发,采集城里风光,拼凑出一个个 幻想世界,将日常发现和想保留的,通通收进幻想国度中。

LUO Wei

罗苇 ‧ 广东广州 晶体星球-白色剧场

混合媒介装置 尺寸不一

2013

晶体星球是我创建的一个集体意识平台。在虚拟世界中,白色剧 场成为了晶体星球中的舞台。在晶体星球舞台中我会邀请不同领 域的观众进入到舞台中扮演他们所希望的一些角色,然後一起用 幻想去背叛现实并且产生某种真理价值。

KONG Chunhei

邝镇禧 ‧ 香港 通风口

高清录影、不銹钢
30’00”,56.3 × 34.3 × 8.7 厘米

2014

我们经常生活於仍在建构的与不确定的场域之间,胶帆布及通风 口都负责把这些裹覆起来,帆布上明确而亮丽的图象彷彿对你许 诺未来必然美好。透过通风口可看到荧幕裏印有绿叶的帆布因微 风而摆动,显露出上述事情的纤薄性质 。

Sarah LAI Cheukwah

黎卓华 ‧ 香港 监控镜头

布面丙烯及油彩 76 × 122 厘米

2010

作品中的影像通常以第一身的角度描绘,让景物以一种被抽离和 孤立的状态出现在画面上,并尝试收窄和软化影像中客观景物和 主观想象之间的界线。 在观看外在世界的同时回归自身,绘画是我能够保持专注当下的 一种实践。我利用油彩营造一种很轻和自然的视觉效果,尝试载 著个人的质感和温度,我希望作品能够以安静的状态存在著。

E-Circulation E 循环

Kingsley NG

伍韶劲 ‧ 香港

银河铁路 2013

10 视频录影装置

国语,粤语,及英语版本迴圈播放

7 分 20 秒

10 视频录影装置 国语,粤语,及英语版本迴圈播放 7 分 20 秒
Future Formula 未来方程式

GENG Xue

耿雪 ‧ 吉林白山 海公子

瓷雕塑动画短片

13’15’’ 2013 - 2014

《海公子》是 2014 年的创作,它结合了不同的媒介,比如说青 花陶瓷的雕塑。它里面有瓷器这样一个传统的语言,也有雕塑的 语言,同时它也是一个动画短片,还有电影这样用光和镜头的语 言。现在这个时代,我觉得用什麽样的手段做艺术都可以,但最 重要的是艺术它不是你用了什麽手段,而是你是否用了一种很有 意思的、很精準的语言去传达一种不可说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作 品可能有这样一种考虑。《海公子》取材於《聊斋》的传统故 事,里面有很多传统的因素。我觉得创新永远都不是凭空而造 的,它其实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一点点这样的推进。

关於 K11 Art Foundation
郑志刚先生 (Adrian Cheng) 於 2010 年创立 K11 Art Foundation (KAF)。 K11 Art Foundation 是一个旨在 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运动发展的非牟利机构,为大中华地区新晋艺术家提供一个具创意的培育平台,并将他们的 作品带到国际舞台和广大群众面前。 K11 Art Foundation 著手促成多个具创意及跨区域的合作项目,包括与 巴黎东京宫及 Musée Marmottan、大都会博物馆及纽约 The Armory Show 等合作,向亚洲以至全球展出中 国的优秀人才及他们的潜能。而在武汉的 K11 艺术村(艺术家驻村计划)的 11 个独特的空间作为了本地及国 际艺术家的交流平台,让许多年轻艺术家创作和展示他们的作品。通过研究、行动和夥伴关係,以及汇聚各界 对艺术的热爱和能量,K11 Art Foundation 会为大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和展览,以教育和提升社会对艺术和 文化的鑑赏能力。

传媒请到下列网页下载相关图片:

传媒查询: 梁迪芬

(852) 3723 0054 / (852) 6777 0284

叶菲

(852) 3723 0058 / (852) 6777 0354

gillianleung@K11.com

feiyip@k11.com

详情请浏览网址 www.k11artfoundation.org

请关注

Facebook: www.facebook.com/K11ArtFoundatio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K11ArtFoundation

-END-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Weibo
电邮
近期新闻稿
  • Infographic_1
    新世界发展4月底起免费派千万个口罩 非牟利机构18区指定中心设自助提取机 受惠基层「嘟」卡领罩10周 郑志刚:「要为港人解忧」
    更多
    K11_CNY2020
    K11购物艺术馆《NEW YEAR NEW HEIGHTS》幻彩新年艺术展
    更多
    K11_Xmas_Homepage_1920X1920
    《 K11 X’MAS REFLECTION》 圣诞艺术展
    更多
传媒查询
下载新闻稿
下载文件